admin 2025-11-22 11:29:00 世界杯著名球员

1、姜维、张翼。

姜维自不必说,他与钟会是“首要分子”,自然难逃一劫。

张翼则在蜀军中影响较大,也难免一难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蜀军中另一位影响较大的人物廖化,虽然没有在动乱中遇害,但很快就病死在迁往洛阳的途中。

显然,如果廖化之死如果不是魏军有意害之的话,他在动乱时也应已病重!

因此,姜维、张翼、廖化,蜀军中的强力人物,没有一个“平安”渡过这场亡国动荡。

2、蒋显、蒋斌。

蒋显、蒋斌,是蒋琬的儿子。

钟会入蜀后,有意自据蜀中,一意拉拢蜀中人士。

于是,钟会给蒋琬扫墓,留蒋显、蒋斌在军中,以做出结交蜀中人士的样子。

因此,动乱一发,蒋显、蒋斌自然难逃一劫了。

3、关彝一家。

关羽的孙子关彝,此时倒已经远离权力中心,在军队、政界已经没有太大影响力,也似乎没有参与这些事情。

然而,关羽当年到底留下了私人恩怨。

庞德的儿子庞会,一直扬言要替父亲报仇。

等待了四十多年,如今有机可趁,自然报仇雪恨。

所以,这些名臣或名臣之后的死,多有其原因,绝不是偶然遇害的。

贵为太子的刘璿,自然更不可能是被偶然乱杀的了!

刘璿死因

刘璿之死,自然有其原因。

1、卷入钟会之乱。

姜维在谋划时,曾秘信刘禅:请陛下暂且忍耐,姜维有计可使“社稷危而复安,日月幽而复明”。

不论刘禅本人是否有意,他已经卷入了姜维的这场谋划。

因此,钟会、姜维被杀后,刘禅自然要付出代价的。

然而,刘禅不可杀。

当年,汉献帝禅位于曹丕。刘备要以“汉帝遇害”的流言,先给献帝发丧制服,然后才接受祥瑞、劝进称帝。

如今的情况也是类似。

刘禅是蜀主,只要他在世,他就可以全权负责蜀汉的命运,包括投降。其他人都没有资格打出蜀汉的大旗继续反抗;但如果他遇害,则蜀中抵抗派就可以另立新主,继续抵抗!

要知道,当时,蜀汉虽亡,但蜀依然拥有较强大的力量。

姜维虽死,但姜维所统的蜀军主力仍在;罗宪在永安,霍弋在南中,也都仍服从蜀汉。

此外,蜀中各地的大小官员,仍为蜀汉之臣!

一旦刘禅遇害,情况将变得极为复杂!

因此,魏军的做法是:控制刘禅,诛其世子。

2、刘璿的个人立场和资源。

刘禅虽然“安乐”,但他的儿子们血脉中也留着先主的基因。

因此,刘禅的儿子,不乏抵抗派。

刘璿的弟弟刘谌,就是坚决主张抵抗,甚至在刘禅投降时就自杀了。

史书对刘璿的记载不多,不过,刘璿早年也“好骑射,出入无度”。

看起来,刘璿也是“类祖不类父”,是个喜欢折腾的主。

姜维之谋,刘璿是否参与,不好说。

不过,刘璿确实有资源和能力来“折腾”。

此时,永安的罗宪,南中的霍弋,依然没有归顺魏国。

罗宪,曾是太子舍人;霍弋,则曾是太子身边的中庶子。他们与太子的关系都十分紧密!

因此,比起刘禅来,刘璿才是魏人眼中那个最大的“不稳定因素”!

如果魏军情况稳定,刘璿或许还没有机会折腾,如今“二士争功”,魏军陷入混乱,刘璿的威胁就不可忽视了。

刘璿、刘谌死后,刘禅以及他剩下的五个儿子一起迁徙去了洛阳。

刘禅为公,其子为列侯,他们都保全富贵,直到永嘉之乱遇难···

刘禅的长子,其诸子的长兄,就这么被杀了,他们却去仇敌那边“安乐”享富贵。

物质上,他们的“富贵”仍持续了很长时间,但精神上,自刘谌自杀、刘禅投降、刘璿遇害的那一刻起,他们已经死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